成都生物所参加首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科学工作者学术交流会
来源:生态中心
作者:梁进
时间:2014-12-04
11月28至29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院重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室)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预测与全球变化实验室共同组织的首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科学工作者学术交流会在陕西杨凌召开,成都生物所所长赵新全等一行11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研究技术与方法创新,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理论、过程与模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错区研究设想等主要议题开展学术交流。国重室主任李占斌致欢迎辞,并对国重室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院重室副主任陈槐分别从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论文、项目及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介绍。成都生物所赵新全、包维楷、尹春、谢锋等10名科研骨干分别做了题为“Grass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高山采伐迹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木本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等的研究报告。国重室杨明义等10名科研骨干就黄土高原旱地农业,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学术汇报。 大家就相关科学问题展开了活跃的学术交流。
会后,双方就两个实验室相关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等开展交流与合作,联合申请重大项目,建立一些机动灵活的研究团队,搭建两大高原交错带研究平台,实验室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实质性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交流会加强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方面的科研成果交流与共享,活跃了科研学术氛围,为国重室和院重室实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错带研究平台的搭建理顺了思路,会议拟定第二届联合学术交流会将于明年3月份在成都召开。
赵新全作报告
交流会现场